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經營者與設計的對話 (P.48-60)

有了平台,也就容易決定設計,所以平台的架構是很重要的。這讓我想起最近幫忙朋友在做手工串珠的事業,由於一直沒有明確的經營和執行方向,所以我們在旁幫忙的人也只是沒有頭緒的跟著,剛開始大家照著教導者的指令步驟去做串珠,後來每個人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創意,開始設計不同的樣式,我們心想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,所以各種樣式都會有人喜愛,而且也提供消費者更多並獨一無二的選擇。但在幾次的義賣過程中發現,我們呈現出來的商品似乎過於雜亂,而在FB上設立的粉絲團也沒有較整齊統一或是完整的商品陳列出來,感覺像是可以特別客製化,但實際上卻又仍是照著設計者想法來製作。在看完這一段之後,我想他們可以先找出較為熱賣、接受度較高的款式,將這些設定為固定的商品,另外若是有其他樣式需求,再針對他們的需求來製作,如此就可以節省許多人力成本,也不會製作了一堆成品卻不符合購買者的喜好,而變成囤積的問題。(P.50)

另外,在分析暢銷商品的魅力的部分,我認為能夠客觀的分析商品的魅力與價值所在是很有意義的,畢竟顧客才是真正的決定市場的取向。不過也不是每一個決定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,即使大多數人喜歡,仍然會有部分的人不滿意,最後的決策還是要看經營者在哪一個考量點下去做取捨。不過說到暢銷商品不禁讓我想到小時後幾樣喜歡的熱們零食,例如:乖乖、科學麵…等,可是現在吃到這些食物卻覺得與小時後的口味有些許差異,我只覺得若這些是他們的熱銷商品,為何口味上反而變得不如以往美味了,但是他們又可以繼續熱賣下去,難道我就是那少數,對於分析後調整改變的暢銷商品不滿意的人嗎?而讓我覺得最遺憾的是我最愛的歐斯麥巧克力夾心餅乾,他是因為換了經營者,品牌名字換了,連配方似乎都略為調整了,當然美味度也大減,暢銷程度應該也下滑了,即使他還是維持著與原來相似的包裝,但就是降低了想購買的慾望刺激!(P.56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